

培训锻炼提质。将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列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,采取外出学习、网上课堂、实地参观、经验交流等方式,全方位、多层次开展教育培训,根据农村工作需求为大学生村干部设岗定责,通过开展争当“三员”(政策宣讲员、科技联络员、致富领航员)等主题实践活动,丰富工作经验,提高实践能力。
联动帮带提力。建立以县级领导帮带、部门联动帮带、乡镇班子成员帮带、包村干部帮带、村主要领导联系帮带为内容的联帮机制,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政策、信息、资金、技术等服务,积极引导创业富民。
关爱激励提劲。把大学生村干部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,推行温馨式提醒、跟踪式服务、递进式培养、亲情式关爱,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大学生村干部,采取任命或补选两委主职、表彰奖励等措施,激励干事创业热情。
科学管理提效。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制度机制,加强日常监管;每半年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及生活情况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和回访,全方位提供指导服务;实行县、乡、村“三级联考”,开展双述双评,促进履职尽责。